• 野花赞
  • 发布人:管理员 供稿部门:浙江基层武装 时间:2016-10-11 
  • 陈平 徐培芝

    踱步在时光的长河畔,万花争奇斗艳,沿河纵观古今,颂花者不胜枚举。有周敦颐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王安石夸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唐琬赏菊“粉蝶轻薄休沾蕊,一枕黄花夜夜香”……而我想说,朋友们,沉醉于万紫千红之时,不妨留意下你身边那些无名的野花。

    野花,她有她的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生命周期的轮回,车轮碾过的痕迹,走到生命尽头的野花, 也不忘再为下一代创造更加肥沃的土壤, 而泥土中混杂的只有淡淡的花香与残缺的花瓣。

    野花生长于寰宇,是大自然杰出的艺术品。野花无名,也比不上名花那样让人赏识、赞美、爱护, 但无名不代表不存在, 有名也不代表最好, 世上之事名不副实者多。当名花春风得意时,野花却默默地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独自唱着那属于她们自己的旋律,给整场舞蹈协奏。

    野花之“野”,源自无人问津,但野花并不因无人栽培而自卑、无人关心而寂寞、无人观赏而妄自菲薄。朋友们,当你走进大山,人迹罕至之处,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正置身花海。此情此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野”的可爱,“野”的旺盛,“野”的自由自在。

    在大龙驹坞的最深处,有这样一片土地,她 330 度环山,留出一个小口与世交流,可谓现实生活中的“世外桃源”。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她经历风云变幻, 却依旧轻声地跟人们诉说历史的余音。15 年前的今天,军民共育的一粒种子终于在这里破土而出———“浙江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诞生”。她虽然幼小,但像野花一样顽强,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她始终百折不挠地沿着自己的轨迹成长。

    她默默无闻地坐落在北高峰与美人峰北麓,这里既没有朱自清赞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也没有燕园的湖光塔影,但这里有一所以“政治建院、素质强院、依法治院、创新兴院”为方针的高校;这里有励精图治的领导和孜孜不倦的园丁;这里有一批批优秀学子前赴后继奔赴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第一线; 这里有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响彻山涧,回荡万花谷。

    有诗云:“野花香扑鼻,但惜不知名”。

    野花虽然不知名,但是她们懂得奉献。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她们举着“有灵魂”的信念,不需要世人过分地肯定自己,而在“有本事、有血性、有道德”上做得更好。同时以此为圭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野花虽然不知名,但是她们很努力。学院教职员工为学院建设,为学员福祉而日夜操劳的场景在每一位学员脑海中历历在目。行动感染是最好的榜样,学员们耳濡目染这其中的精神,吮吸这其中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于是,朋友们,你可以在教室里听见人武学员朗朗的读书声,在训练场上感到她们意气风发的气质,在工作岗位上看到她们一丝不苟的身影。

    野花虽然不知名,但是她们很团结。独木难成林,一花不是春,团结才是力量。这里的学员各有所长。工作上,按能分配,积极主动;学习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生活上,互相关心,互帮互助。融入团结的元素,学院才变得鲜活有爱,高效有力。

    “诚朴勇毅,求是创新”这是学院的校训,这校训以诚朴为总起,勇毅、求是、创新为要求,无不体现了野花精神。野花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外表低调、默默无闻,内心激情澎湃、永不言败的精神。

    朋友们,这就是野花精神。在时光的长河畔讴歌,但愿这种精神永远在万花谷星火传承!

       浙江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