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战斗精神培育浅见
  • 发布人:管理员 供稿部门:浙江基层武装 时间:2016-10-03 
  • 伍志华

    经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批准,总政治部于去年9 月下发的《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指出:“我军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什么时候决不能丢”。民兵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兵中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民兵战斗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战斗精神是基于爱国热忱、民族感情相融合而产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战斗作风、必胜信心和纪律观念等凝聚升华而形成的一种内在力量和战斗气质,这种力量和气质一旦形成,就会提升精神境界,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动力,就会成为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转化成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旺盛战斗力。在民兵中培育战斗精神,不仅很有必要,而且非常紧迫。一是使命所需。民兵作为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位于军地接合部,具有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对当地情况最熟、就近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着战时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后方和平时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能否随时拉得出、用得上、保(战场保障)得好、反(反恐维稳)得赢,与民兵自身战斗精神强不强有很大关系。培育民兵战斗精神可能产生的政治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其他任何武装力量所不可替代的。二是形势所逼。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快速创新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加大对我施压, 东海南海面临维权解压新挑战,国内外“三股势力”暴恐气焰日益嚣张的大背景下,军事斗争的突然性残酷性明显增大,非战争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 前方后方界限日趋模糊,后备先用、常备常用、随时动用的几率明显上升,民兵没有优良的战斗精神,就难以适应应急应战的需要。三是现状所迫。民兵组织虽然几经调整改革,初步实现“由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但受多年和平环境等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应急应战能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少数民兵理想信念退化、使命意识淡化、思想情趣俗化、战斗精神弱化,少数民兵拈轻怕重、遇事绕着走、难事找理由、险事往后躲, 有的甚至表现出联之不接、召之不来、来之要钱、钱少不干、干之应付,基本失去民兵应有的气质和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兵战斗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意见》为基本依据,结合民兵自身特点,加强领导,创新方式,努力在民兵中培育生成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善于应急、敢打恶仗、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以顺应时代的呼唤和使命的要求。

    二、切实用好民兵战斗精神培育的文化资源

    民兵是一支亦兵亦民的准军事队伍,又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双重性、辅助性的庞大军事群体,其战斗精神的培育不完全等同于现役部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感染熏陶、沉淀积累。战斗文化是滋养战斗精神的深厚土壤, 要从各地各单位实际出发,区别对待,讲究实效,坚持打造与借鉴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利用充满战斗气息的文化资源,熏陶民兵心灵、振奋民兵士气。一是传统引领文化。大力宣扬抗日战争中我民兵游击队积极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以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麻雀战和破袭战等手段,勇敢抵近、殊死搏斗,打得日本鬼子直骂我军是“铁腿夜燕神八路”的拼命三郎精神;大力宣扬解放战争中广大民兵人扛马驮、车轮滚滚, 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打得蒋介石尊称我军是“夜战的老祖宗”的辉煌战史;大力宣扬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军民配合下,断水喝尿坚持到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打得美国佬直骂我军是 “神出鬼没”的顽强战斗作风;大力宣扬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中西藏民兵冒着严寒引导人民解放军1500 余人翻越喜马拉雅山气候十分恶劣的无人区,促成我军“神兵从天降”,高效穿插围歼入侵之敌,打得印军闻风丧胆,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直喊“不要再去惹他们”的经典战例。以传统战例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二是环境熏陶文化。要结合集结点验、政治学习等活动,组织民兵就地就近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日寇罪行馆,有条件的单位, 还可结合工会活动,组织民兵去井冈山看看毛泽东用过的 “笔枪”和朱德用过的扁担,去遵义看看红军长征的艰难,去延安看看窑洞的灯光,通过红色旅游,学习先烈事迹,升华精神境界,激发革命斗志;去南京看看“大屠杀”现场,去北京圆明园看看英法联军掠夺后留下的残石,去沈阳看看“9.18”的真相,去哈尔滨看看“731”的残忍,现场感悟丧权辱国的悲痛,增强民族气节,激发强国之志;去军事博物馆参观人民军队成长史,去海军基地参观“舰艇开放日” 活动, 近距离观摩我军自主研制的 “杀手锏”,增强科技报国意识,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浙江是我党一大的会址,也是南宋名将云集地,人杰地灵, 涌现过不少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是粟裕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过游击的红色根据地,也是历朝历代抗倭抗日的主战场之一,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值得一提的是, 浙江有个红遍全国 55 年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 这是我国海防民兵建设的一面旗帜,连队代表曾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亲切接见,习近平等中央领导曾多次亲临连队视察, 张爱萍、迟浩田还分别为该连题词,2009 年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被评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霞》传人创建了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海霞公园、海霞广场、海霞村,洞头县人大已把 6 月20 日(建连日)确定为“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这是我省独有的民兵红色旅游资源,有条件的单位值得组织民兵前往参观学习。到这里可以取得真经,也有机会为海防建设献一份爱心。三是媒体传播文化。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博等现代新闻媒体和《浙江国防》等专业性报刊杂志,结合“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民兵组织整顿、征兵等时机,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宣扬军队和民兵战斗英雄事迹,及时培养宣传民兵身边先进典型,经常开展以战斗精神为主题的文化传播交流活动。从而使民兵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激发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努力拓展民兵战斗精神的生成渠道

    民兵战斗精神不能立足于“情况刺激”,也不能只期待战场上“自然生成”,需要积极谋划,求是创新,不断激发催生,不断强化培育。一是在思想教育中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战斗精神培育的中心环节。要针对民兵的特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 “为谁当兵、为谁打仗”问题;要开展政治纪律教育, 引导民兵自觉抵制 “西化分化”和“颜色革命”的影响,防止在网络心理战中当俘虏, 筑牢思想防线, 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条件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 要开展党的宗旨教育, 引导民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 劲为民所使, 帮为民所需;要开展使命任务教育,引导民兵树立甘为人民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使命感;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民兵牢固树立爱国爱家,先国后家,精忠报国,精武报国的观念;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 引导民兵增强忧患意识,确立居安思危、献身国防的观念;要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引导民兵以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战斗英雄为榜样, 激发敢打敢拼、虽死犹荣的现代军人血性。二是在军事训练中磨练。严训严管是战斗精神培育的基本途径。为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近几年来一些军事强国已纷纷恢复了停训多年的刺杀训练,普遍认为:刺杀可以培养“不惧任何危险和恐怖的勇气”。我军 2009 年起,也把停训十余年的刺杀列为陆军和其他军兵种的选训科目,这值得民兵军事训练中借鉴。我们应当结合民兵(重点是应急分队) 训练竞赛和演习, 适当增加体能意志训练科目, 如5 公里越野、刺杀等,锤炼民兵勇往直前的勇气;结合队列训练,养成集中统一、令行禁止的习惯,培养无所畏惧的士气;结合射击等技术训练, 练就精准打击的技术,增强技术自信,培养敢打必胜的底气;结合战术训练,提高战术水平,培养快速制胜的杀气;结合综合实兵演练, 在实战化体系对抗中提高实战水平和协同应急应战能力,练就敢争第一的拼劲、压倒一切的狠劲、百折不挠的忍劲、坚持到底的韧劲,培养所向无敌的霸气。三是在严明纪律中催生。纪律是战斗精神的催化剂。应借鉴现役部队做法,适应民兵特点,采用军地结合的方法,严格管理民兵, 养成令行禁止的作风,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一声令下立即行动,联得通、收得拢、拉得出、用得上、反得赢,把民兵队伍塑造成听党指挥、纪律严明、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多能型军事力量,把民兵应急分队培育成一专多能、平战兼融、突击力强的“区域性野战军”。四是在应急应战中激发。受领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和应急应战任务后, 应结合使命任务和本单位实际,搞好战前动员,分析利弊条件,讲清目的意义,提出具体要求,统一认识,鼓足勇气。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讲场合讲方法,尽力保护民兵自尊心,激发内动力;要搞好战中激发,开展战地小宣传、小鼓动和火线入党,及时发现和宣传战斗(行动)中的英雄人物,弘扬正能量、提升精气神;要多关心爱护民兵,科学决策、高效指挥,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负面影响, 防止怯战畏缩情绪的产生和蔓延, 对影响完成任务的重大不良苗头, 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 力争主动, 力避被动;对表现突出者,应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该嘉奖的嘉奖, 该记功的记功, 并做到精神奖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激扬士气。

    四、不断优化民兵战斗精神生成的社会氛围

    民兵战斗精神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人武部门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和积累, 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支持。一是以立法建章优化。政策法规是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保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国防动员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规规定和要求, 尽快制定完善本地区国防动员法规实施办法, 把民兵参战支前和应急处突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和有关措施, 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公布, 形成全社会关心民兵建设的大环境和约束力, 增强民兵担当使命任务的光荣感、责任感。二是以科学谋划优化。各级要健全国防动员机制,对民兵实施科学领导,促进全面科学发展;要科学拟制国防动员、民兵应急应战和处突维稳预案,使民兵可能担负的各项任务都有基本行动依据, 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有序运行、有条不紊展开,尽力减少临时多变而导致思想紊乱、心理紊乱和行动紊乱。三是以加强保障优化。采取上级配备与本级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主动、因地制宜,配精配强武器装备,储足储好战备物资,落实好保障车辆, 尤其要加强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条件下支前器材、防卫器材和防护器材的储备, 以适应现代条件下快速应急应战的需要。四是以抚恤优待优化。各地应当进一步做好民兵应急应战经费保障工作, 以明显高于当时当地职工平均收入的标准, 及时足额发放误工补贴。对因战牺牲的民兵,应当及时追奖(励)追记(功),并做好烈士家属子女的优抚和培养工作; 对因战致残的民兵,应做好工作安排、生活保障、伤病救治和养老服务工作等, 让应急应战中作出贡献付出代价的民兵,得到优越的医疗保障、良好的生活保障, 像革命伤残军人那样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应急应战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民兵战斗精神“水涨船高”,进而筑成军民结合、优势互补、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强大威慑力和久盛不衰的强大战斗力。

       浙江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浙江基层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