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培育路子
  • 发布人:何健平 杨宏铁 供稿部门:中国国防报 时间:2016-02-22 
  • 1月28日,《中国国防报》刊发我院何健平院长、杨宏铁的文章《创新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培育路子》

    文章链接: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6-01/28/content_499.htm

    原文如下:

    创新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培育路子

    何健平 杨宏铁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普通高校军事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和活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在普通高校开展军事教育”这一规定的落实。为此,应认真反思以前培育军事教师的模式、方法和路子,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积极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培育军事教师的方法和路子。

    创新队伍筹组模式。应彻底改变以校为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培育模式,实行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筹建和培育一支“巡回授课的普通高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选配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应打破军地界限、地区界限、校际界限,按需选好人才;着眼长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把思想好、素质高、纪律严作为基本条件,确保普通高校军事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应从兼职为主,逐渐向专职为主过渡。积极拓宽选聘渠道,兼职军事教师选聘应以高校教师为主,专职军事教师选拔应以经过部队长期培养,具有良好军政素质和较强组训施教能力的转业军官、优秀士官为主。普通高校军事教师队伍规模,应以军事课教学实际需要为准绳,以上大课为主测算,原则上师生比不能小于1∶1000。

    创新人员培训模式。应改变以往“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军队协助、学校落实”的普通高校军事教师培训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军地融合、统一培育。在省级军训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省级教育部门和省级军事机关着眼“三个坚持”联合制订培育计划并组织实施。一是坚持以提高普通高校军事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开展学术和经验交流等为重点内容,依托人武学院和学生军训基地,定期组织军事教师培训轮训;二是坚持以培育军人气质和素养、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提高授课技能等为重点内容,分期分批送军队院校深造;三是坚持以课前试教、课中不定时实施检查、课后评教评学、全程跟踪问效、定期淘汰更新等为主要手段,确保军事课教学质量,确保普通高校军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过硬。

    创新资质认定模式。从目前情况看,从事高校军事教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无相应军事技术职称、无从军经历、无资质认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军事教学质量,制约了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创新资质认定模式,创建专职和兼职普通高校军事教师资质认定体系。由省级统一制定普通高校专职军事教师技术职称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并组织技术职称评定。对取得职称者赋予与职称相匹配的军事教学任务,享受相应待遇,无职称者不允许上讲台;创建兼职军事教师资质认定体系,依托人武学院设立兼职军事教师资质考务办公室,负责对兼职军事教师的考前辅导、考务和资质认定,兼职军事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以确保普通高校专兼职军事教师素质和授课质量。

       

    中国国防报

    2016年1月28日

    原文链接: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6-01/28/content_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