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个人修养与学院风气
  • 发布人:管理员 供稿部门:组宣处 时间:2016-03-21 
  • 作者:张河生

    什么是风气?百科全书解释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另一种意思是指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从这两种解释上分析,不难发现,社会上或某个单位风气的形成,人是决定性因素。简单地说,单位风气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一个单位风气好,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比较愉快,比较融洽;相反,一个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人人自危,处处设防,惶惶不安,那么,这个单位的风气肯定好不到那里去。所以,个人的素质修养对学院风气建设的作用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应倡导什么样的风气呢?或者说,我们应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建立起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呢?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即使同一个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我们不能行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各行其是之风。我们应主张学院上下共同营造向上向善,阳光坦诚,透气舒心,轻松愉悦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坚决摒弃没有原则地你好我好大家好,整天嘻嘻哈哈,都在和稀泥;坚决防止低级庸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小成即就、小富即安;坚决抵制信口雌黄、搬弄是非,一己私利、唯我独尊,捕风捉影、损害他人,见风趋势、跟风随人。

    向上向善,就是善学善待、善做善成。即崇尚满怀激情,心存大爱,积极进取,奋发作为,追求真善,向往美好。

    阳光坦诚,就是阳光做事,坦诚相待。具体地讲,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各级领导处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选人用人、用钱用权等敏感事务时,公道正派,阳光透明,一碗水端平,不暗箱操作,不厚此薄彼,不乱用特权。

    透气舒心,就是上下左右沟通顺畅,交流正常,不堵气、不憋气,同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融洽舒坦。

    轻松愉悦,就是努力增强本领,尽心尽力履职,到点到位尽责,干好自己份内事,做好领导交办事,高高兴兴来上班,愉愉快快干工作,轻轻松松回家去,踏踏实实过一天。

    我们要把上述“十六字”风气作为共同的向往和共同的目标,为之努力,为之付出,为之进取。为此,人人要当好学院清风正气的主人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修身养性,改善风气,放眼未来,造就精彩。在大抓学院风气建设中,你的参与是最美丽的善举,你的付出是最高贵的奉献。

    修养,是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是人在生活中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境界的过程。当人的身心近乎完美了,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人和人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与隔阂不能消除呢?所以,修身养性是我们每个人能做的最佳选择,于人于己于事于单位都是有益无损,何乐而不为!

    人生不是战场,何必一较高下,何必弄得硝烟弥漫,剑拔弩张。人生的会计账目,更多是“权责发生制”,不是“收付实现制”,你今天的付出,往往不会今天马上兑付给你,更多的是后天甚至一生光阴才看到结果。如果一个人的心胸,只有一个茶杯大小,那么他很可能只能做得了一杯水的事,如果只打自己的小九九,以己之利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会误事、误人、误己。做人不能鼠目寸光,小肚鸡肠。只要我们心像大海,志存高远,诚意付出,常态追求,终有看见结果的一天。我建议大家在自我修身时,努力做到“四不、三克服”。“四不”即:

    一是不主观臆测。这是指做人处世,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妄加判定。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而且都乐于和善于依据自己的猜测来定度事理,我们总是想当然地选取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去说,自动删去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去听。对一件事的看法,每个人都不同,十个人会有几十种看法、观点。所谓观点,就是观察的只是一、二点,而不是全部全面。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客观的,人与人之间就有误会,也就需要沟通和交流。

    世人常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正反面的意见都要听,不要先入为主,太主观就容易犯错。进一步说,自己曾经坚持的任何看法、观点,也都是相对的,会变化的。

    二是不绝对肯定。就是指不全盘肯定,坚持一定要如何,不会在别人跟自己意见不一样时,认为我就是一定是对的。天下事没有一个是绝对的。而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把握的因素是有限的,有时甚至对自己的身心状态难以把握好,更不用说把握其他外在因素了。务实的态度和原则,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然后可以随缘安心,顺其自然了。

    三是不固执己见。是指不固守自己的成见。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犯固执己见的毛病,有时候是认为自己对,有时纯粹是面子问题。人的习惯,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处事上,一旦形成之后,就以难以改变,甚至僵化而不知变通。因为每一个人内心都存在着惰性,安于固有的现状能让人感到安全与舒适,但是时代变了,趋势变了,环境变了,如果仍旧一味坚持以前的老做法,自然是在坐以待毙。

    不固守己见,就是要懂得变通,要主动跳出舒适但腐朽的温床去不断探索,思考与学习,实践与研究,改革与创新,因为“学则不固”,见多识广后,自然得以避免顽固执着,思维眼界也自然不同与他人。

    四是不自以为是。指的是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推己及人。一个人在社会在单位与他人相处来往,稍微获得些成就与赞赏就容易自我膨胀,认为自己超过别人。儒家思想,对于人我关系首先看重“恕”字,“如心为恕”就是将心比心,为人设想,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凡牵扯到他人的言论都应有谨慎之心,以免盲目自我膨胀而否定他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境或麻烦。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论普通人对待自己,还是做领导带别人,先把自己的主观放下,把自我放下,内心空灵清净,为人处事时,看清自己,看清别人,看清大家的真实心理取向,看清时间空间的因缘,因势利导,导引自己,导引别人,导引事情,导引大家步入正轨正道,使之各得其所,而不是一味地站在主观、自我的立场与自己、与别人、与事情相争。 “三克服”即:

    一是克服浮躁。浮躁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一个人一旦染上浮躁症,必然缺乏踏实肯干精神,就会偏激、迷茫、等待、观望,失去奋斗的方向,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甚至该做的事情不做了,该干的工作不干了,到头来一无所获。事业是立身之本,名利乃身外之物。人生在世,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踏实肯干,认真履责,用工作实绩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浮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绊脚石。所以,面对名利既要有进取心,更要保持平常心,做到荣誉面前不失衡,待遇面前不争抢,利益面前不伸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这样才能真正品味人生的幸福快乐。

    二是克服攀比。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贡献与不足,才能辩证地决定自己力所能及或力所不及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必然在名利问题上盲目攀比,带来的结果无疑是心态上的失衡,甚至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正确认识自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有一个著名的公式:“一个人的价值=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评价。”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越高,他的价值就越小。每个人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自己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防止和克服“过高评价自己,总觉的别人不如自己,组织不照顾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是克服嫉妒。嫉妒心态就是当他人的才能、声誉、地位、境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自己处于劣势,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时,便产生复杂难言的不悦,哀怨,甚至憎恨的心理表现。嫉妒这种不健康心态,最终贻害自己。远离嫉妒,就要以宽阔的胸襟,豁达的心态待人容事。当他人有了缺点时,应坦诚指出,善意地帮助改正;当他人有什么事处理不当时,要互相拉拉袖子,及时提个醒;当他人有了进步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时,则应真诚地为其祝福。

    提高修养,是一个人的终身课题。修养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只是上述的几个方面,还有方方面面的东西,需要一辈子去坚守与锤炼。这个课题有开端,而无终端,在乎的是过程,追求的是境界,或许一辈子也没有清晰明了的结果,或许没有结果的结果就是最真最美最善的结果。与此相同,一个单位的风气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在乎的是过程,追求的是善美,或许没有称心如意的结果,只要我们为之付出,为之坚守,为之努力,就是最美丽的善举。我希望大家能够信守,损人的事坚决不做,损人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坚决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抱着与人为善,诚意结友的心态与人相处,即使结不成真心朋友,也不要做冤家对头。

    我很赞同有的同志“学院就像一个家”这个观点,家和万事兴。我相信,只要大家始终坚持修身养性,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升华,学院风气一定能够好转,学院事业一定能够兴旺。